Facebook广告投放效果越来越差?哪里出了问题?

分类缩略图

文章目录

想必做Facebook广告投手的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,经过自己辛辛苦苦的经营,好不容易稳定了一个Facebook广告账户。但经过一段时间投放后,广告效果却愈发不如从前了。广告也投放了,钱也花了,却看不到效果不出单怎么办?

其实,所谓广告疲倦是指人们过度看到同一条广告。当广告过于频繁时,就会让Facebook限制广告的投放能力。

Facebook广告投放效果差的原因有哪些?

1、广告受众定位不精确

没有精确的人群定位,再怎么优化图片,再怎么写好广告文案都是白费。

Facebook广告在受众设置方面,除了能根据你的目标人群所处的地理位置、兴趣爱好、行为习惯以及其他人群特征进行人群定位外,还能通过追踪现有网页访客和Facebook专页用户已完成的转化行为(如已经在网页完成购买的人群、已经在Facebook专页完成咨询的人群),通过Facebook的机器学习功能分析该人群特征并拟出相似人群,从而将广告投放给相关性更高的人群。受众越清晰,越有可能提升广告投放的精准性。在人群投放上可以参考以下几项设置:

地点:本地商家可以在自己的城市或者店周边投放广告,来吸引新用户到店。

年龄: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产品的需求不一样,比如说宝宝的尿不湿,针对20岁到50岁内的女性投放投放,购买的可能性比较大。

兴趣:Facebook可以根据用户的“Likes”Page关注的粉丝和在Facebook上的互动情况,来判断用户的喜好,因此找出潜在客户,比如说,有些用户给自己的喜好设置有“摄影”,或者有些用户关注了“佳能”的Facebook主页,那么对有在卖相机产品类的商家,可以选择这些用户作为受众。

特征:还有一些特征,比如语言,教育程度,关系状态,收入情况,生育状况等。这些可以帮助更加细化目标人群。

自定义人群:又可以称为“再营销广告”人群,可将以前已经在网页上完成购买,或者访问过网页的用户们收集起来,再次进行广告投放。

相似受众:依据Facebook广告官方解释,Facebook广告可以针对用户的特征,比如喜好,教育程度等,来寻找与现在的客户群体相似的新用户,并且相似受众的大小可控制,越小相似度越高。

我们可以直接从以上几个维度做用户的兴趣爱好定位。增大以及缩减用户的规模,来定位我们想要的人群。

2、广告展示位选择不合适

Facebook广告可以显示在新闻源,即时文章、视频、故事、推荐视频以及桌面的右栏中;Instagram广告可以出现在信息流和故事中,请务必注意,如果您选择” Instagram故事”作为展示位置,则该广告将不会在其他任何地方投放;Messenger广告可以促进互动和扩大交流,它们可能出现在Messenger的主屏幕中。

3、广告过度曝光使用户产生视觉疲劳

一旦广告开始投放,如果不进行频率监控,很可能会导致广告审美疲劳或者观众对广告过于熟悉的情况,影响广告成效。

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,广告主可每天报告广告转化指标。而且,在一些广告投放后,您可以了解广告的疲劳点,在报告中指明此指标,并在广告接近疲劳点时暂停广告。另外,建议每两周更新一次Facebook广告创意,以避免广告审美疲劳。

4、Facebook账号问题

这一点属于不可预测的原因,诸如:BM被封、个人号受限、账户被封、账户限额等等原因导致一些新手卖家误以为是FB广告效果不好。

5、广告质量得分低

和谷歌广告一样,Facebook广告也很注重质量得分,如果你的广告质量得分很高,用户就比较喜欢,相应的互动也就多。广告分满分10分,如果我们能把广告得分做到8分及以上,就会得到一个很不错的转化。因此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广告质量得分来提高转化。

6、未利用再营销

再营销的手法常见于搜寻引擎的营销活动,把广告投放给已经对该品牌有所熟悉的消费者。在网站中加进Pixel可以把Display广告投给造访过网站的人。在Facebook上也可以做类似的事,使用Retargeting再营销把广告投放给看过你的人,结合广告与对你品牌与产品的熟悉感,能更增加转换率。

7、广告点击后体验

如果用户点击广告后,跳转错误或购买时操作繁琐导致跳出率过高,都可能被判定为劣质体验。同时广告主还应该注意:①产品是否具有独特卖点,是否具有吸引力,能否解决用户需求;②产品是否品质优良,是否产生复购

8、广告里没有真正消费者

许多案例证明,真正使用者的说服力远高于炫丽的广告。事实上,有85%的消费者比较信任其他消费者的意见,而不相信品牌自己在广告里自卖自夸。因此,可以推广一些使用者现身说法的影片,或是转推在Facebook上其他人使用产品的例子。

Facebook广告投放需要注意的关键点

1、不要频繁调整广告

对于很多广告主而言,大家对于素材和受众的匹配敏感度并不是很强,如果完全凭借自己的感觉调整广告,会耽误广告机器的学习时间,因此广告调整至少间隔24小时以上。

2、推广思路调整

如果是视频类广告,可以先跑一下观看量,然后针对看过广告视频并进行互动的人投放第二轮引导转化的广告。如果是单价比较低的快销品广告,可以直接跑转化量,因为这部分产品的受众多为冲动型消费。

3、测试新的兴趣用户

尝试使用新的兴趣抓取用户,也是一种拓展新受众的方式,广告主可以在原来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,增加目标消费群体,从而拓展广告规模。

4、增加广告预算

在广告投放初期,可以每隔2-3天,增加广告组预算10%-20%,渐进式增长不会触发广告机器的重新学习,广告组的表现也会更加稳定。也可以使用Facebook自带的预算优化功能(Campaign Budget Optimization,CBO),启动之后,广告主无需手动调控预算,Facebook会自动将预算分派给表现好的广告组。

5、多组平铺

设置多个广告组,每个广告组设置相同预算,面向不同受众投放,追踪不同广告组投放效果,进行优化调整。

6、复制成功的广告组

如果一个广告组跑的效果比较好,可以将这个广告组复制一个,因为从理论上来说,广告组越多,覆盖的受众也就越多,但也需要避免受众重叠。在复制新的广告组时,最好设置更高的预算。

7、爆品扩量

如果一个广告贴有几十个互动,一百多点击,或者出现了加购的情况,那这个产品就可以算作是一个潜力爆品,就可以对其进行扩量:复制广告组,增加预算。如果复制出的广告表现也很好,就再次复制扩量,循环往复,将影响范围不断扩大,直到成为爆品。

来源:环球慧思
免责申明: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,仅供读者参考,著作权、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。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通知我们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。